南都訊 記者魏凱 在全省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任務的同時,作為全省二十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一的廣東環保產業也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近日省生態環保部門提出將在政策、數字、科技、金融等六個方面賦能環保產業,切實為環保企業排憂解難。
廣東環保產業營收規模連續兩年排全國第一
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調查數據統計,廣東環保產業近年來取得快速發展,2020年全省環保產業營業收入首次排名全國第一,2021年以約4300億元再次蟬聯全國第一,較2020年增長19.4%,約占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的20%,近四年年均增長率達10.7%,營業利潤總額384.3億元,從業人員41.4萬人。
在產業結構方面,廣東環保產業以環境服務業為主,營業收入占比達90%以上。具體到細分領域,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水污染防治2個領域的營業收入之和占全省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的88.4%,其中全省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土壤修復領域營業收入排名全國第一,水污染防治和環境監測領域營業收入排名全國第二。
在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的背景下,目前全省環保產業也存在著小微企業偏多、研發投入及轉化不足等短板。目前全省環保產業中小微企業(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下)數量占比高達64.8%。
用六個賦能支持全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廣東省政府發布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提出了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藍圖,環保產業作為10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也因此獲得強力政策支持,而在今年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的背景下,環保產業作為生態環境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發力點也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徐曉霞帶隊先后到佛山市、廣州市,就如何支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調研。調研組深入南海新經濟小鎮-華南環保數字化中心、廣東盈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順德)、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建設工地(中新知識城)、騰飛科技園“新污染物實驗室”、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實地走訪并召開座談會。
本次調研提出,全省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將為廣大環保企業發展帶來新的空間、新的商機,全省環保產業要按照省委關于“突出制造業當家,抓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的部署,用六個賦能切實為環保企業排憂解難。
一要堅持政策賦能,結合產業實際,制定實施更多更好更實的扶持政策。二要堅持數字賦能,推動環保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三要堅持科技賦能,加強產學研統籌轉化,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四要堅持金融賦能,推動實施綠色金融,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五要堅持市場賦能,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搭建供需雙方信息對接有效平臺。六要堅持人才賦能,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撐。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